美丽中国行推荐:黔西南神秘的天坑古寨雨补鲁
日期:2022-04-20 15:05:40 | 人气:
黔西南藏着一个神秘的天坑古寨,它就是被称为世外桃源的雨补鲁天坑
时光清浅,岁月无恙。
一个淋漓着蒙蒙细雨的冬日,我们从兴义市出发踏上了去探寻雨补鲁天坑的行程。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给我们描绘出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
一群人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扶老携幼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建立起了自己的理想家园。
在中国大地上,五千年的历史,漫长的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生于乱世的老百姓只想找一方安静之地,过一份安宁的日子。所以才有了桃花源,才有了雨补鲁天坑。
雨补鲁是贵州兴义市一个天坑里的村寨。这里四面被高山围困,仅一条路与外界相通。是现实里的世外桃源!
进入雨补鲁,必须穿过一道高高的寨门。
冬天,一切都好像在褪色。冷色调的环境下,灰褐色的寨墙却显得更加庄重。
村里人叫它坝口,寨门采用传统工艺,用厚厚的石块打造,气势恢宏,古朴厚重。
冬天似乎就是用来遗忘的,我们却在寻觅。春天的油菜,夏天茂密的绿荫,秋天的黄菊,都在雨补鲁,在这个冬日里归拢。以灰白为底色的冬,成为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随四季更迭或活跃或静寂的花,仍然活泛着生机。
俯瞰雨补鲁,整个天坑呈喇叭花形,上面大,底部小。
房屋都集中在路的一侧,而坑底的中心地带则分布着大片农田,坑底与周边峰顶落差达600多米。
天上的雨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虔诚而停歇。整个雨补鲁被掩映在雨幕里。
却也分外的清晰,分外的亲近。
村里人介绍说,雨补鲁村寨以陈氏家族为主,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陈友谅的后代,传说在650多年前,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朱元璋打败,陈氏家族被朝廷追杀,其中一支历尽千辛万苦,最终逃到这个地方安居下来。所以村里大部分人都姓陈,整个雨补鲁天坑至今已繁衍126户600多口人。
据科学考察,雨补鲁天坑是在漫长的时光中,随着雨水的不断侵蚀,以及地下暗河的长期冲蚀,地表大面积塌陷,形成的一种喀斯特地貌。四周是险峻高耸的悬崖峭壁,繁茂高大的原始森林。
在这样幽闭的地方,原本不适合人类生存,可是在雨补鲁天坑,村民们不仅生存下来,而且环境优美,生活安逸,六百多年依然。
原来,天坑半山腰有一处较大的泉眼,连着一条地下暗河,顺着沟渠流向寨内,为雨补鲁古寨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能满足全寨的人畜饮水及田地的灌溉,天坑内有300多亩良田,给了村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村民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头和树木构建起了房屋。村里的住房基本都集中在天坑一侧,在天坑的另外一侧,有三处地漏,把村里的雨水通过坑底的地漏排入地下的暗河。
整个村寨布局合理,建筑也非常整齐,美观。
因为闭塞,村里保留住了许多纯朴的民风民俗。许多百年建筑和参天古树都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透过迷蒙的雨幕,眼前的雨补鲁,幻化成十万大山铁马冰河,在广阔无垠的时间里氤氲。我被一阵急雨逼进车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提醒我们夜已经来临!
这几天正赶上寒潮,贵州多地都下起了雪。兴义地处黔西南,温度也突然降至摄氏一两度。呆在房车里,看着这个村寨,我们计划着怎么样度过寒冷的夜。村里一位老人走过来问:这样冷的天,你们在这车里怎么住?你们还等什么呢?
等什么呢?是的,你许下什么样的梦想,就会有什么样的道路等你来走。
在雨里,我们这一等就是三天。
雨仍没停。
不管雨还是风,都是雨补鲁村寨常态的日子,我索性放下雨伞,沿一条田埂小道走进油菜花海里。终于看到传说里神秘的地漏。天坑地漏,完美的诠释了这片美丽的净土。
为了寄托对中原家乡的思念,这些陈氏子孙还建了一处望乡台,一代代陈氏子孙,时时登上望乡台眺望魂牵梦萦的中原故乡,在望乡台上弹奏古乐曲,举行一些纪念活动,因此,雨补鲁也被称为是迁徙的村落,漫游的原乡。
走幡道是雨补鲁独有的民俗活动。这里的乡愁非常浓烈,他们仿照宫廷管乐器材制作自己的器乐,在望乡台演奏,围着幡道举行盛大的古幡会,以表达对记忆中的故土的思念。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杜江父子住过的老屋,现在开起了民宿,由一个浙江老板在经营。
陈小春父女住过的草棚成了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雨补鲁村民利用天然的水源和落水洞将根本就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天坑改造成了今天适合人类生存的美丽家园。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完美结合,也是雨补鲁人民长期在恶劣的环境里与天斗与地斗取得的丰硕成果。使天坑得到了充分的改造和合理利用。
天坑里的油菜花盛放得如痴如醉,大片的菊花也开到荼靡。
这是整个贵州最冷的季节,寒流肆虐,冻雨成冰,我们却在等待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雨补鲁。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偷得浮生半日闲,和这些花草一起,不必寻找便能拥有一份安静、悠然的静美时光。
三天的等待,虽然没有看到雨后彩虹,脚踏现实最近的风景,遥望最远的山海,我看见了一个清澈的自己。
静谧的时光里,一颗焦躁的心也慢慢趋于平静。
撰稿:乔小乔
摄影:赵树岭
编审:李静